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同时,必须实在、实地深入到农村去,才能真正了解当前农村发展情况。
梅州是一片“绿色”土地,在水口镇这片“红色”热土上,河口村以党建带动乡村建设,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集体以土地作为资源,通过引进企业合作,发展鸡枞菌、丝苗米、哈密瓜、无花果、大棚蔬菜等农产品种植,打造集党建文化、农家文化为一体的农家乐。
调研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来到梅州兴宁水口镇河口村进行农村调研。通过采访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杨新龙,了解他的驻村建设经历。
他表示,河口村曾是水口镇的六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在2020年扶贫攻坚工作中,扶贫驻村干部坚持以党建引领的主要思路,促进脱贫致富。通过与杨书记的交流和对农户的走访,我们了解到这几年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等方式,强化“造血”功能。
同时,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河口村的各个种植基地,走访考察村内各个品类的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加工过程、产品流向,近距离观察了农户们熟练使用农机作业的流程。
村内在对口扶贫下建造了光伏电站,直接输送兴宁市供电局。村内建造了大量太阳能路灯、普及了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了村内电费支出。以村集体为基础,在村内企业带动下实现企业、农民、乡村的多方位共同发展。
新农村中随处可见的新能源技术与设施让来自3118云顶集团的同学们所收获的不只于书本上纸面上的概念,而是见证了所学技术应用造福社会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绿色”不仅代表这新农村建设的自然生态,同时也彰显着清洁能源技术正切切实实地在祖国大地上焕发生机。
开拓科技支农,搭建创新之桥
我们来到黑皮鸡枞菌种植区。根据种植农户的反馈,为了实现鸡枞菌更好的产销,势必要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在冷链和烘干方面的投入。
烘干机作为生产设备,相对储存设备需求量更大,实践团队以此入手结合烘干机项目深入到乡村振兴中。通过对农村里农产品烘干的实际情况考察,实践团队发现传统烘干方式仍存在着受天气影响非常大、劳动量大、卫生以及能耗高却烘干不均匀等问题。因此,农村亟待一种更先进、节能环保的智能烘干系统。
在本次社会实践团队中,有一批来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他们在校内正在研究一款基于光热与空气能的智能农产品烘干系统,致力于利用新能源技术对传统的烘干机进行技术改进。他们利用这次宝贵机会深入挖掘农户的真实需求,结合掌握的技术经验,清晰明确未来运用专业技术能力对接该地区农户的实际需要的推进方向。
为了更好学习农产品烘干技术,了解现有厂商与农村的合作情况,为研发新能源农产品烘干技术提供推广经验,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梅州梅县的一家烘干设备厂区进一步学习烘干设备技术,以摸索新的技术渠道。
烘干设备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农户提供农产烘干服务,许多乡村也通过烘干机将许多农产品烘干并出售,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农产品滞销带来的腐烂、亏损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乡村带来更多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我们通过梅州梅县当地一家小型花生榨油厂的调研学习再一次实地了解烘干设备与农产品初加工相结合的切实需求。
得益于烘干机的高效率和干净卫生的特点,榨油厂具有很好的产出和销售量。实践团队再一次认识到农产品烘干机设备对于农村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明确了将新能源技术与烘干技术结合的项目作为参与乡村振兴、科技支农的技术切入点。
了解了农户的具体需求和现有烘干技术后,经实践队伍师生与河口村党支部的协商、讨论后初步拟订了未来可以合作的方向。
例如,河口村将村内消化不完的水果通过冷链运输至项目组处,由项目组无偿代烘干,再将果干运输回河口村;烘干厂将农户水果集体收集,将项目组试验烘干机和烘干厂两者烘干的数据用于对比,结合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良烘干设备,真正助力乡村振兴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这里充满着山水田林湖草的自然芳香,乡间土地那种踏踏实实的向上精气神,通过这次三下乡更加让实践团队的学员们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社会这个广阔天地中去,只有亲身了解国情民生才能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有更明确的认识。
新时代的深技大学子
勇立时代潮头
争做时代先锋
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
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强国有我
青年在行动